多國頒布產品進口禁令,最高罰款44萬元!
近日,多國政府頒布法令,禁止進口、交易或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一、禁止進口!
阿聯酋迪拜酋長國王儲哈姆丹當地時間12月31日頒布法令,從2024年1月1日起禁止在迪拜進口與交易一次性塑料袋。
決議將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執行:
從2024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塑料袋;
從2024年6月1日起,包括一次性塑料袋在內的非塑料一次性產品將被納入禁令范圍;
從2025年1月1日起,塑料攪拌器、一次性桌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食品容器、塑料吸管和塑料棉簽將被禁止使用;
從2026年1月1日起,禁令將擴大到包括塑料盤子、塑料食品容器、塑料餐具和飲料杯及其塑料蓋子在內的產品。
這一禁令排除了以下情況:用于包裝肉類、魚、蔬菜、水果、谷物、面包等的薄保鮮袋,垃圾袋,用于出口或再出口的塑料袋制品等。
違反該禁令的從業者將面臨200迪拉姆(約合人民幣386元)的罰款。這一禁令旨在保護自然環境,保護生物資源多樣性,鼓勵迪拜居民踐行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的生活理念。
二、最高罰款44萬!
從當地時間7月1日起,新西蘭禁止商場和超市提供或銷售一次性塑料食品袋等產品,違反這一新規的商家將被處以高額罰款。這一“禁塑令”是新西蘭繼去年10月禁塑措施頒布以來的又一輪禁塑行動。
據報道,自2019年7月1日起,新西蘭商家不得再提供厚度在70微米以下的一次性塑料袋。
去年10月,新西蘭開始禁止商家銷售或生產一次性塑料棉棒、飲料攪拌棒等。而本輪禁令針對的是一次性使用和難以回收的塑料制品。
新西蘭環境部表示,受此推動,新西蘭預計將每年減少1.5億個塑料食品袋的使用。2025年,新西蘭將開始禁止使用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食品及飲料包裝。
三、停止銷售所有一次性塑料制品
2023年10月1日,英國政府宣布停止供應和銷售一次性塑料制品。這一禁令將覆蓋幾乎所有類型的一次性塑料,甚至包括可堆肥、可生物降解或可回收的塑料制品。
禁令生效后,企業將不再能夠向公眾提供一次性塑料碗、盤子、托盤,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和氣球棒以及某些類型的聚苯乙烯杯和食品容器。
英國政府還提醒相關企業,為了更好地適應這項禁令,建議在10月1日之前用盡現有的一次性塑料產品庫存,并積極尋找可重復使用的替代品,以及采用不同的制作材料來替代一次性物品。
四、可能還有牢獄之災!
2022年12月20日開始,加拿大禁止制造和進口銷售用一次性塑料,預計在2030年以前實現零塑料垃圾。
這項禁令涵蓋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購物結賬包裝袋、餐具、食品服務餐具、環托、攪拌棒和吸管。但這些物品的銷售禁令預計2023年12月開始實施,以“讓加拿大的企業有足夠的時間過渡并消耗現有庫存”。
此外加拿大還將在2025年底前禁止同樣六類塑料的出口。
從11月24日開始,韓國結束了一年的“禁塑令”過渡期,將正式實施”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措施”,全韓國范圍內的咖啡廳、餐廳和便利店等商家將被禁止使用一次性用品,否則將面臨300萬韓元(約合RMB1.61萬元)的罰款。
最嚴厲的禁塑令來自肯尼亞。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肯尼亞政府2017年8月決定對塑料袋采取零容忍措施,任何人制造、銷售或使用塑料袋都將被處以最高3.8萬美元(約合RMB26萬元)的罰款,甚至面臨長達4年的牢獄之災。
資料來源:綜合整理自東方財富網、經濟觀察網等